-
本項目位于生態公園——“氣候的聲音”中。這是拉丁美洲第一個氣候變化主題公園,在其中有5個展館,分別表達對秘魯來說,重要的5個主題:森林、山川與水資源、海洋、能源和可持續的城市。這一致力于環保教育的新倡議,是由秘魯環境部與Santiago deSurco市聯合推廣的。一進入公園,游客們就可以看到第一個公共展館,它用秘魯竹建成,屋頂覆蓋面積超過了300平米,能容納250人。它設計成為機構舉辦活動、會談或展覽可免費使用的地方。...
-
竹屋/竹別墅使用期是多久,住人舒適嗎?刮風下雨能抗住嗎??竹的優點之一是可以通過更換損壞或老化的部分而增強耐用性,經過防腐等手段處理的竹材使用年限會在70年左右,這也是理論上的,畢竟建筑難免會出現一些問題,即使進行維修也是會影響到它的使用壽命,所有真正的竹房子差不多使用年限在30-50年之間,這個數字并不絕對,但是具有參考性。...
-
賞心悅目的外觀給人以回歸自然的美感。竹子在天然中帶有一股詩畫意境,竹裝飾營造的空間有一種古樸風雅的韻味,天然竹材拼接加工成的竹建筑是一種室內裝飾材料,外觀自然清新,紋理清晰美觀,色調素雅高潔,在現代喧鬧繁華的都市中容易給人清涼、寧靜、溫馨的感覺。光滑堅硬的質地為人們提供了結實耐用的理想建筑材料。
-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因地制宜發展竹產業,打造竹林美麗鄉村風景線,著力構建現代竹產業體系,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的支持下,中國竹產業協會于2020年7月啟動《全國竹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0年)》編制工作(以下簡稱《規劃》),成立了由20多名專家組成的編制工作組,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科學編制《規劃》文本,經多次廣泛征求意見并召開會議研討修改,形成《全國竹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0年)》文稿。...
-
竹子是一種速生、低碳、可降解材料,同時兼具生態、經濟、文化價值,因此竹材作為建筑材料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竹建筑的建造技術亦不斷創新。文章分析了傳統圓竹建筑存在的問題,并以浙江安吉竹境竹業科技有限公司為例,介紹了圓竹建筑的建造技術改良、推廣措施以及圓竹建筑設計案例,提出了圓竹建筑未來的發展趨勢,以期為竹建筑的推廣應用提供借鑒。...
-
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生活品質有了更高的期待。不再停留在有用的生活環境下,我們想要的是一個獨特而舒心的生活標準。在如今的建筑設計行業,異形竹結構建筑正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鐘愛。這類建筑以獨特的設計和施工方式為人們帶來了新的生活感受。
-
10月27日-29日,“世界城市日”紀念活動——第十六屆全球人居環境論壇年會(GFHS 2021)在線舉辦。此次論壇以“加速綠色變革與創新,建設健康、韌性與碳中和的城市”為主題,致力于“團結全球城市應對氣候變化,邁向可持續發展”,共有27個權威機構攜手合作組織,其中包括10大聯合國機構、亞洲開發銀行和非洲開發銀行和多家知名國際組織。 10月29日晚,在第十六屆全球人居環境論壇年會可持續城市與人居環境獎盛典上,中國建筑師、四川省經濟文化協會林盤文化產業發展工作委員會主任劉衛兵設計的“中國川西林盤非遺(都江堰馬椅子)工坊更新”項目,以尊重當地自然人文、活力創新、助力鄉村振興和非遺保護等設計亮點,榮獲2021全球人居環境規劃設計獎。作為今年國內唯一鄉村建筑更新獲獎的設計師,劉衛兵在線向全球分享了傳統人居智慧和綠建創新理念相結合的方法。 據悉,“可持續城市和人居環境獎”(SCAHSA獎)已成功舉辦十五屆,是世界最重要的人居環境大獎之一,以獨立性...
-
這座竹子裝置是為深圳的都市主義竹建筑雙年展而建,考慮到家庭環境中的潛在工作環境。由工作室makkink&bey設計,“工作園劇院”分為三個部分,包括設計學院埃因霍溫校友的工作場所,邀請學生創建一個協作展覽,與參加活動的人進行對話。 根據雙年展“拼貼城市”部分的策展人亞倫貝茨基的說法,人們已經擁有足夠的建筑物,這些建筑物正在將城市變成監禁人類的物體。 “人們需要的是能夠更好地利用已有產品的設計。對于設計師來說,重新考慮、重新定義人造環境非常重要,“betsky說。 “重新生活的城市”展示了當代設計師的作品,他們希望攜手共同設計一個更美好的世界。本次活動展出了其他荷蘭設計師的作品,如查理庫哈斯,流氓設計,搶劫者,歐洲局,超級工作室,iwan baan和linda vassenrood。展館內部采用了二維織物細節協作展覽與參加活動的人進行對話。 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