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 | 12個竹構花園亮相宜賓!
四川省宜賓市地處長江干流起點,獨特的氣候條件適宜竹子生長,是四川乃至全國的竹資源富集區。“因地制宜發展竹產業,讓竹林成為四川美麗鄉村的一道風景線”---宜賓把竹產業作為“一把手”工程加快推進,傾力打造“中華竹都 · 最美竹海”。中國最大規模的竹業盛會---第11屆“中國竹文化節”于10月19日在宜賓舉辦,受竹文化節組委會的委托,在宜賓市林業和竹業局的指導下,竹境對長江濱江公園、高速公路出口等重點場所加強了竹文化和竹元素的打造。
“北林國際花園建造節”是全球最具影響力的、以竹為主要材料的花園建造節,歷經2017、18、19、20年四屆,竹境一直提供著技術支持、竹材加工和現場搭建指導,在北京、成都等地設計和建造了100余個竹構筑物花園作品,形成了一定得示范效應,為推動竹產業發展和北京、成都兩地的花園城市建設作出了貢獻!
這次,竹境將“北林國際花園建造節”歷屆部分優秀作品與宜賓市重點場所結合,精彩亮相了這12個作品。以竹構筑物花園進行裝點,極大地提升了宜賓市區竹文化和竹元素氛圍!這離不開“北林國際花園建造節”組委會的支持和作品知識產權的授權。
1、宜賓東樓
“ 蓮花 ”
設計者:比利時列日大學
“蓮花”素有出淤泥而不染之美稱,它代表著清純高潔,象征著高尚、高雅、圣潔的精神品質,也是友誼的象征。突出宜賓市民的優秀品質,同時也襯托出宜賓市“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的熱情招待之情。展示宜賓市的熱情好客的一面的同時也讓大眾感受到宜賓市民淳樸的民俗。
2、長江公園水幕廣場
“ 渡 ”
設計者:西南林業大學
“渡”以江南烏篷船為原型,提取烏篷船中船篷的元素,將兩只船篷進行疊加,意為在水中的兩只船相遇而過。在地塊西北角用竹片制成水波狀,意為水上小舟。長江公園位于長江邊,突出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因地制宜理念,同時也展示了宜賓市民勤勞的品質。
3、宜賓三中
“ 曳留 ”
設計者:竹境 · 詹海燕
“露洗華桐,煙霏絲柳,綠蔭搖曳,蕩春一色。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愿游人似《桃花源記》那般,在游玩此地后不舍離去,亦是流連忘返。整體方案靈感源于其中的桃葉,提取桃葉的曲線,屋頂似其形態,立柱則為其莖脈。
4、宜賓高速南出口
“ 細胞魔方 ”
設計者:華南農業大學
“細胞魔方”將細胞的生長過程變化抽象拆解為一個個魔方小塊空間,利用竹篾柔軟特性打造空間的縱深感與螺旋感,展現不同的生命變化,告訴人們從古至今發展規律:經濟發展離不開交通便利,要發展,先修路的鐵道理。《細胞魔方》整體造型作為方形,但內部又有很多圓形,寓意著宜賓市在黨的領導方針下不斷創新,突出宜賓市民創新,專研突破新領域的品質。
5、宜賓高速南出口
“莫比烏斯”
設計者:北京建筑大學
設計源于擁抱這種最能體現人類情感的互動方式,并由此衍生出類似于莫比烏斯環的連續性設計形式。整體造型呈螺旋上升的形態,秉承要發展,先修路的理念,寓意宜賓市的美好發展離不開發達的交通經濟,交通發達了經濟也會成螺旋式上升。向人們展示了宜賓市的美好藍圖以及對未來的美好期盼。
6、宜賓高速南出口
“ 太虛幻境”
設計者: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受紅樓夢太虛幻境的啟發所成,結合仙女元素, 融入山云形態,以花香與舞搭建整個秘密花園。整體構筑物外虛內實,寓意宜賓市底蘊夯實,外層鏤空給宜賓市披上一層朦朧美,向人們展示了宜賓市虛懷若谷的品性及激起人們對朦朧美的探索。
7、長江大橋
“Zhu” 夢蜀境
設計者:重慶交通大學
巴蜀佳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川酒承載著巴蜀文化,也給予了四川人逍遙和自在的世俗精神。它是你悠閑時的“淺把涓涓酒,深憑送此生”,也是你憂愁時的“蜀酒禁得愁,無錢何處賒”。“zhu”夢蜀境,“zhu”同逐、同竹、同筑,我們追逐夢想,用竹子筑造巴蜀秘境。竹構之間縈回婉轉,空間多變,你可以獨自“舉杯邀明月”,仰望天空星河燦爛;也可以與知己“歡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揮”。向人們展示了宜賓市民的飲酒文化。
8、長江大橋
“月中夢蝶”
設計者:西南民族大學
竹構整體造型為蝴蝶狀。人們向往蝴蝶的自由,卻如莊周一般被困于現實,但依舊不放棄在現實生活中追逐夢境的美好,追求自由的境界,夢境與現實交織。蝴蝶與人在夢境中相互轉化,現實與夢境的轉化,虛于實的轉化,在轉化的過程中,就像是內心走不出的輪回,便不知是莊周夢蝶還是夢蝶莊周,最后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這便是秘境。設計采用月洞門元素,作為現實與夢境轉化的介質,穿梭在月洞門里,猶如穿梭在夢之秘境中。
9、臨港高速出口
“ 迷笙 ”
設計者:北京林業大學、清華大學
《竹里館》:幽深竹林里彈琴長嘯,獨坐輞川時明月高懸。雖竹影掩映,琴音卻透葉而來,秘境中“樂”的存在不可或缺。搭建場地現場多樹木,竹構筑物整體形態多束狀,似樹叢,能完美融合進現場環境,吸引人們去參觀竹構筑物,強化對竹文化的認知,展示竹構筑物的擬態性和各種形態的可變性。
10、臨港高速出口
“ 織影 ”
設計者:北京林業大學
世間的光影本是轉瞬即逝的,但若用實體的竹子,通過竹條的彎曲與編織,便可讓編織光影成為可能。通過竹子來編織光影,在現實生活中編織自己的理想。通過平面的路徑編織,營造曲徑通幽,尋求理想之感。整個平面既像是一個迷宮,又像是一個游園,人們也許會在其中迷失,也許會尋找到自己的理想樂園;通過立面編織,營造光影重重,若隱若現之感;通過空間的編織,營造山重水復,柳暗花明之感。這是我們心血汗水所編織的理想,愿理想之花綻放。
11、竹文化公園
“曲竹 取徑 趣山”
設計者: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桃花源記中“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豁然開朗”的場景,提取出“探索+ 流動”作為契合主題秘境花園的空間,采用“探索+流動”:作為契合竹文化公園的空間。再從以意化境的山水畫中,抽取起伏的山巒作為竹構的形態意向。結合人的行為,最終生成竹構形態。讓人們體驗到竹構筑物的流線型與多樣型相輔相成的建筑美感,感嘆大自然與人類鬼斧神工相結合的智慧。展示了竹建筑形態的優美。
12.竹文化公園
“簾幕卷”
設計者:天津大學
竹構靈感來源于自然,化竹片為靈生,合千絲為一粟,彼此之間相互牽連,每一環繁復且雙旋,究其終為一體。竹形乃是“外衣”,如環鎖般環復。整體造型交錯編織不僅與城市道路交錯呼應,且映襯出萬物生靈雖多變復雜,卻源為一體的道理。
“ 竹境 ”一直在路上
安吉竹境竹業科技有限公司,是中國竹建筑行業引領者和領軍企業。通過技術研發、創新設計、市場營銷帶領一個即將消失的傳統工匠行業煥發出強大的活力,成為竹產業發展的亮點。“竹境”在原竹建筑行業的品牌知名度和美譽度、核心技術、銷售規模均遙遙領先于同行。“竹境”通過與設計師合作和自主設計,近幾年完成了100多個原竹建筑作品,幾乎囊括了所有規模原竹建筑項目。
尚村竹篷鄉堂
昆區學社
沈陽熊貓館
安吉兩山茶舍
壽寧竹管垅茶青交易市場
“竹境”將會不斷創新和前進,加強原竹設計施工一體化,立足自身,繼續服務于旅游市場和新農村建設!
推薦文章
-
竹境是中國竹產業協會和中國林學會竹子分會常務理事單位、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湖州市最具創新活力型小微企業,更于2022年獲評中國竹產業協會“中國竹產業品牌十強企業”,是原竹建筑行業唯一入選企業。竹境高度重視原竹建筑的設計,通過與設計師緊密合作和自主設計、通過舉辦“全國高校竹建筑設計建造大賽”等竹文化活動對傳統原竹建筑進行創新,使現代原竹建筑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截止2024年底,竹境共獲得近20項國際、國內設計大獎,極大的推動了原竹建筑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竹境獲獎項目 本期介紹的獲獎項目 尚村竹蓬鄉堂 榮獲 2018 WAN AWARDS/Small Spaces Category Winner 2018 WAF Shortlisted/New and Old-Completed Buildings 2018 英國Dezeen Award/ Reborn Finalist 等多項國際大獎 地理位置 尚村位于安徽省績溪縣家朋鄉,自唐末各士大夫遷入以來已有千年歷史,是如今皖南罕見的“十姓九祠”千年傳統村落。隨著城鎮化的不斷推進,傳統村落受到了...
-
竹境是中國竹產業協會和中國林學會竹子分會常務理事單位、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湖州市最具創新活力型小微企業,更于2022年獲評中國竹產業協會“中國竹產業品牌十強企業”,是原竹建筑行業唯一入選企業。竹境從2016年開始,每年拿出營業額的10%投入到原竹處理和原竹建筑技術的研發中,先后攻克了原竹防腐、防霉、防蟲、防火等原竹處理難題,一舉將原竹使用年限從1—2年提高到了20—30年;創新了原竹建筑連接、支撐、功能拓展等傳統技術,使原竹建筑與現代建筑體系無縫融合,而且更美觀、更牢固、更耐用! 截止2024年底,竹境共獲得了18項專利授權,其中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16項。這些專利體現了竹境在核心技術上的深度創新和突破、在產品應用和功能優化方面的卓越能力! 竹境專利技術 本期介紹的竹境專利技術分別是 “一種原竹緊固結構”實用新型專利 “一種原竹支撐底座”實用新型專利 應用前景 綠色建筑與鄉村振興的政策紅利 隨著“雙碳”目標推進和鄉村振興戰...
-
竹境是中國竹產業協會和中國林學會竹子分會常務理事單位、浙江省科技型中小企業、湖州市最具創新活力型小微企業,更于2022年獲評中國竹產業協會“中國竹產業品牌十強企業”,是原竹建筑行業唯一入選企業。竹境高度重視原竹建筑的設計,通過與設計師緊密合作和自主設計、通過舉辦“全國高校竹建筑設計建造大賽”等竹文化活動對傳統原竹建筑進行創新,使現代原竹建筑煥發出了新的活力! 截止2024年底,竹境共獲得近20項國際、國內設計大獎,極大的推動了原竹建筑行業的高質量發展! 竹境獲獎項目 本期介紹的獲獎項目 沈陽森林動物園大熊貓館 榮獲 遼寧省優秀建筑科技創新獎 沈陽森林動物園位于棋盤山國際風景旅游開發區內,熊貓館場地選址位于動物園南側,整個動物園游覽路線的中部,依山傍水,占地面積9123.1平方米,場館及附屬建筑依山勢而建,建筑空間和屋頂均順勢形成天際線,以求上下呼應,極富吸引力。 整個熊貓館的參觀流線從南到北,循序漸進,將大熊貓館作為整個建筑序列的高潮,先讓游客經過一個個由竹...